Search

【02/01 星期一 絕對音樂】

「我們生活中,難免會出現一些挫折,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02/01 星期一 絕對音樂】

「我們生活中,難免會出現一些挫折,
阻礙著我們往前走的動力,也許還會讓我們退後一步;
但,想想,有時候的退後、再攻,
或許,下一步會是更大的一步~~~

下午4:00-6:00
「絕對音樂」~~ON AIR))))))
把耳朵借給我,
芳翎和你/妳分享~~

趕快下載南投廣播的APP,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!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《愛比被愛重要得多》

有位媽媽說,她20歲的女兒和朋友離家超過兩星期,一通電話也沒聯絡她。她氣到正準備發封充滿憤怒,讓人感到罪惡感十足的電子郵件給女兒。突然,她察覺到某些事不太對勁:「我的反應好像是在面對一名陌生人一樣。」接著,她回憶起童年時,父母會將她送到夏令營,一整個夏天就再也沒有任何來自父母的消息。她感覺父母不在意她,不關心她。然後,她做了這些決定……

我們所接收的溫暖,有很大的程度,視我們所付出的溫暖而定。但除簡單的情緒對等之外,慈悲心本身亦可培養出內在快樂,不必依靠所接收的仁慈。這就是為何達賴喇嘛會說:「愛比被愛重要得多。」 有一種被某些人稱為「助人為樂」的生理基礎,意思是當我們想要幫助他人時,大腦迴路就會產生快感,就像在等待甜點時的興奮。當我們專注在自己,讓問題平靜下來時,大腦迴路也會伴隨出現的內在回饋發出信號。 達賴喇嘛在回應日本現今年輕人的自殺潮時,提出想法說,日本年輕人可以藉著成為志工,幫助第三世界國家的匱乏者,來度過低潮。為需要幫助者服務,可以帶來生活和生命的意義。科學家認為這個行動,是提升個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方式。 藉著忽略自己平常內心的煩惱、沮喪、渴望,和恐懼,對他人付出慈悲心,可以將我們的注意力,轉移到一個比自己那些瑣碎問題更重要的事情上。這一個較大的目標,為我們的心靈注入活力。我們可以忘卻自己內在的問題,因此就會感到更快樂些。 此種對自我梏桎狀態的轉變,和伊芙.艾克曼告訴我的一件事有所應證。有一位女士透露說,她二十歲的女兒已經和朋友離家超過兩個星期,完全沒有聯絡她,一通電話,或一則簡訊都沒有。她氣到七竅生煙,正準備發一封充滿憤怒,讓人感到罪惡感十足的電子郵件給女兒。 這時,她突然察覺到某些事不太對勁。她自己如此說:「我的反應好像是在面對一名陌生人一樣。」 伊芙問這位女士說,這種模式是否很常發生。在伊芙所教導的「情緒平衡」課程中,這是一個固定會詢問的問題。 這時這位女士回憶起,在她童年時,她的父母會將她送到夏令營,接著一整個夏天,就再也沒有任何來自父母的消息。她感覺父母不在意她,不關心她。 她知道,自己感覺的強度遠超過事實狀況。伊芙告訴我說,這不算是很大的記憶創傷,但那件事終究是一個傷痕,是許多事件的觸發點。 因此那位女士開始練習,對童年那段哀傷的記憶,以慈悲心來面對。接著她感覺到,自己在內心對父母的態度柔軟很多。伊芙說:「聽起來應該是寬恕了。」 在這段察覺自己的感覺受忽略的過程後,這位女士決定不要下筆寫這封要讓女兒感到罪惡的電子郵件。她領悟到,自己也希望女兒可以好好地,自由自在地享受生命。 「慈悲心降低恐懼感,提高自信心,增強內心的力量。不信任感減少後,我們就願意對他人敞開胸懷,增加和他人的情感連繫,生命也會更有意義,更有目標。」達賴喇嘛說。 在達賴喇嘛的概念中,慈悲心不僅是指對他人施與同情心,投與慈善行為,也包括對自己的慈悲。很久以前,他就曾告訴一群心理學家說:「你們需要一個英文名詞:自我慈悲心。」為培養出真正的慈悲心,我們需要先負起照顧自己的責任,然後去關心每一個人所受的苦難,包括自己的苦難。 -

(文章來源: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80108&from=line)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